創意教育愈來愈受到重視,除了想子女學術成績卓越外,家長亦希望提升子女的藝術修養,在國際比賽中脫穎而出。 位於太子的「博藝堂」開業十二載,培育無數揚威國際的「小畫家」,並獲得「全球最佳畫院榮譽大獎」,吸引千萬家長慕名而來。
「博藝堂」創辦人劉浩昌(劉sir)及李翠芬(Miss Lee) 夫婦是港大建築系同學,九八年開設「博藝堂」後便全職授畫,對於今日的成就, 夫婦二人笑言愧不敢當,只謂成功之道在於「隨心所欲,畫出彩虹」。

走進牆上貼滿學生繽紛畫作的「博藝堂」,洋溢童心的藝術空氣撲面而來。一列列獎項鋪滿一桌,全都是畫院及學生於國際賽奪得的榮耀, 至今已有數百名學生獲過千國際獎項。博藝堂響噹噹的「成績」,吸引無數家長蜂擁而至為子女「撲位」即使輪候時間逾一年都在所不計, 務求讓子女跟名師學藝。

博藝堂的創辦人之一劉sir坦言,不少家長會問:「在這裹學繪畫是否可以奪獎?」對此,劉氏夫婦會反問:「為甚麼要子女奪獎?為何要讓子女繪畫呢?」 他認為,普遍香港家長將藝術本末倒置,認為學繪畫一定要成為畫家,要子女成為繪畫機器,殺學生的創意。「有家長要求八歲的兒子跟曾奪獎的學生上堂, 又有家長要求子女仿效畢加索的名畫「照畫」。」劉sir說。

儘管家長有無數的要求,劉sir與miss lee仍堅持其一貫作風,棄用聯想,甚至進行資料棄用臨摹式教學,強調仔細觀察及聯想,甚至進行資料搜集天才開筆。 「以蝴蝶為題的畫,其他導師可能叫學校將翅膀畫成兩個B字,以公式化繪畫。但我們會讓學生久欣賞蝴蝶標本,先了解翅膀的骨架如何展開,以形象化繪畫,畫出神髓。」

由當初寂寂無名,至今天桃李滿門,劉氏夫婦坦言未曾多想「名師」之譽,反而會以學生為先。他們認為,繪畫是語言之外,最佳的表演方式,藉此訓練 創意思維,提升個人修養。他們希望通過從事藝術教育,為香港創意產業出一分力。

修讀建築出身的劉氏夫婦,把建築概念融入教畫。劉SIR解釋:「建築設計講求三維空間,而且追求超越時間限制,達至獨一無二,所以教畫時都強調畫 中要有重點,拉闊視野,而學生作品亦獲其他國家畫室導師稱讚有原創性。」

畫室的學生由四歲至十多歲不等,MISS LEE指學畫始終愈細愈好。「小朋友先入為主,對於第一套教學方法較容易吸收,容易訓練基本巧,例如坐姿﹑執筆手勢 ,以及專注力。若果學生從其他畫室轉學,未必能適應我們的教學模式,甚至覺得辛苦而退學。」

畫室所有學生都由劉氏夫婦親自教導,無論基本功﹑構圖﹑色彩綫條等各方面,他們會向學生遂一講解,因為畫一幅作品可能花上幾個月。 若學生能力較高,就會在課堂中多加習作,或將他們調到程度較難的班別。當學生達至一定水平,劉SIR與MISS LEE會帶同學生出國參賽,觀 摩其他國家的藝術風格。

身為兩子之母的MISS LEE認為,繪畫沒有完美的一刻,沒有時限及規則。「有家長見子女下課後仍完完成畫作,就會責備他們;有家長見到子女畫人像 頭大身細,會話他們畫話差。其實小朋友有自己的思維方式,他們把頭畫得太大,見畫紙沒有足夠空間,自己會將身體比例縮小。」MISS LEE認為,家長 應多從子女角度出發,加以鼓勵,才能建立他們創作的信心。

「博藝堂」學生獲獎無數,先後兩度揚威「畫壇奧林匹克」,於馬其頓國際青少年繪畫賽獲得全球最佳畫院的榮譽。多年來,劉SIR與MISS LEE踏遍五大洲, 與學生出國參賽及領獎,令他們畢生難忘。

熱愛旅遊的劉SIR表示,多年來與學生出國參賽領獎,幾乎環遊全世界,他曾獲阿爾及利亞總統﹑紐西蘭總理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大人物親自頒獎。 而最令他難忘的,是前往挪威位於北極圈內的城市Tromso領獎,並獲挪威王子親子頒獎,他們亦坐維京船,體驗當地文化,寓娛樂於工作.....

節錄於星島日報「親子王」
周刊之專訪
(vol. 004, 2010年4月8日)